快速发布企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医药人才

动荡升级!诺和诺德董事长及6名独董离职

2025-10-22 09:59:55来源:​ 一度医药浏览量:168


1021日,丹麦医药巨头诺和诺德突发重磅公告,掀起全球医药行业轩然大波。公告显示,因与控股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在公司核心战略规划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执掌公司近7年的董事长Helge Lund将携6名独立董事,于1114日特别股东大会后集体离职。这一董事会超过半数席位的大换血,创下了这家百年药企近年来最剧烈的高层震荡,标志着Lund"元老级"执掌时代正式落幕。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管理层危机,控股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迅速抛出人事替代方案:提议基金会现任董事长、诺和诺德前首席执行官Lars Rebien Sorensen出任临时董事长,任期2-3年,核心目标是"快速稳定局面,应对市场变局"


Sorensen在声明中直言,当前肥胖症药物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若拖延至明年3月年度股东大会换届将错失关键战略窗口,尽快完成董事会重组是对公司和股东最负责任的选择。


而即将离任的Lund则揭露了分歧核心:董事会原本计划通过引入专业人才优化团队,同时维持战略连续性,但基金会坚持推动全面重组,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不过其并未透露具体战略分歧细节,为市场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


事实上,此次董事会"大洗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诺和诺德2025年管理层震荡与战略转型的集中爆发,一系列关键变动勾勒出这家医药巨头的"转型阵痛"


在管理层层面,半年内两度换帅引发连锁反应:今年5月,因基金会担忧公司在肥胖症药物市场"先发优势流失",时任CEO 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被突然罢免;7月底,诺和诺德官宣"老将"Maziar Mike Doustdar接任全球总裁兼CEO,这位执掌国际运营部十年、推动销售额翻倍的高管,被寄予"力挽狂澜"的厚望。上任仅一个月,Doustdar便祭出"激进转型计划"910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减9000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11.5%,其中丹麦本土将削减5000个岗位,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年化成本节约80亿丹麦克朗(约合12.45亿美元),10月裁员正式落地,首批250名细胞疗法部门员工被解雇,拉开了这场"瘦身革命"的序幕。


业务布局上,诺和诺德同步推进战略"加减法",一边砍非核心业务,一边加码代谢领域。1010日,公司正式宣布全面终止细胞疗法领域研发,包括针对1型糖尿病的"治愈性"项目、帕金森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等布局多年的管线,彻底退出这一赛道;而就在裁员消息传出前一天,诺和诺德以47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Akero Therapeutics公司,将其处于3期临床的MASH(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候选药物收入囊中——MASH与肥胖症、糖尿病高度关联,被视为核心业务的关键延伸。


""""之间,诺和诺德的战略意图清晰可见:剥离非核心资产,将资源集中投向糖尿病、肥胖症及相关合并症领域,以应对日益激烈的GLP-1赛道竞争。


战略转型的背后,是诺和诺德面临的巨大业绩压力。作为公司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系列虽在2025上半年以167亿美元销售额加冕"全球药王",但增速已显疲态:降糖注射版同比增长15%,口服版仅增长5%,中国市场甚至出现销售额下滑。更严峻的是,公司股价一年内下跌近60%,市值蒸发千亿美元,同时被迫两度下调2025年营业利润预期,从最初的10%-16%降至4%-10%。而竞争对手礼来的表现则咄咄逼人,其GLP-1/GIP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上半年合计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增速远超司美格鲁肽,形成直接冲击。


此次高层大换血后,诺和诺德的战略走向成为医药行业最大关注点。分析人士指出,临时董事长SorensenCEO Doustdar组成的"新管理层组合",将面临三重核心挑战。


其一,竞争突围压力巨大:司美格鲁肽在全球主要市场的专利陆续到期,目前已有30余家药企筹备仿制药,预计2026年将形成亿支级产能,原研药价格优势将被大幅削弱,同时礼来、安进等巨头的同类管线已进入III期临床,国产药企如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的GLP-1药物也在加速追赶,诺和诺德需在下一代药物研发、适应症扩展(如心血管获益)上快速突破。


其二,组织整合任务艰巨:9000人裁员涉及各个部门,如何在优化结构的同时避免核心人才流失、保障研发与商业化效率,是管理层的迫切课题,此外,董事会与基金会的战略分歧尚未完全弥合,新团队需平衡"全面重组""战略连续",化解内部矛盾。


其三,市场拓展面临新考验:在欧美市场面临医保控费压力的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长关键,但国产药企凭借性价比优势加速替代,诺和诺德需调整定价策略、优化剂型(如适配亚洲人群的低剂量方案),以应对本土竞争。


CEO更迭到大规模裁员,再到董事会集体离职,诺和诺德的2025年堪称"动荡之年"。这场变革的背后,是GLP-1行业从"野蛮生长""精耕细作"的转折,也是全球减肥药市场从"蓝海""红海"的必然。


对于诺和诺德而言,新管理层的每一步决策都将影响其全球代谢领域的霸主地位;而对于整个行业,这场巨头转型将重塑竞争格局,推动行业向"创新效率"患者可及性"并重的方向发展。医药行业观察人士表示,2026年将是关键节点,诺和诺德能否通过战略聚焦、组织优化重回增长轨道,值得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