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16:51:24来源:专注医学信息传递浏览量:49
多家跨国药企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宇宙第一药厂营收下跌6%。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礼来凭借53.87%的增长,Q3营收达到176亿美元,强势逆袭成为Q3营收以及前三季度营收的榜首。 根据E药经理人整理的2025年Q3全球制药营收TOP10榜单来看,9家药企在Q3实现营收增长,辉瑞是唯一一家营收下跌的药企。 宇宙第一药厂营收双降 据辉瑞近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营收由去年同期的177亿美元降至166.5亿美元,同比下降6%。前三季度营收也同比下降2%。 其业绩报告表示,营收下滑主要受新冠产品(帕昔洛韦和Comirnaty)需求下滑拖累。作为辉瑞曾经的明星产品,帕昔洛韦在2022年贡献了189亿美元收入,加上新冠疫苗Comirnaty的378亿美元收入,两款新冠产品合计贡献了567亿美元,占辉瑞总营收的56.6%,辉瑞藉此成为全球首个年收入超千亿美元的制药企业,风光一时无二。 疫情结束后,疫苗和抗新冠药物需求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帕昔洛韦收入同比暴跌55%,Comirnaty收入亦下降20%,辉瑞整体营收承压。 除短期业绩压力外,辉瑞还面临更为严峻的长期挑战——多款核心产品即将迎来专利到期。未来五年内,抗凝药阿哌沙班(Eliquis)、肺炎疫苗Prevnar13、抗癌药哌柏西利(Ibrance)及Xtandi将陆续面临仿制药冲击。其中,辉瑞的重磅抗凝药阿哌沙班2025年上半年收入39.26亿美元,是辉瑞的现金牛产品,但将于2026年面临专利悬崖。其明星抗癌药哌柏西利也将在2027年专利到期。 为了应对危机,辉瑞除了砍掉11条管线之外,还在不断地寻找新的重磅产品。2022年,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获得已验证的“重磅炸弹”分子瑞美吉泮(Nurtec)的全部权益。2023年,辉瑞就豪掷430亿美元收购Seagen,一举买下了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领头羊”,获得包括维恩妥尤单抗(Padcev)、妥卡替尼(Tukysa)在内的多个ADC抗肿瘤药物。 近期,为抢占GLP-1减肥药这一千亿级赛道,辉瑞与诺和诺德就GLP-1减肥药开发商Metsera展开竞购。2022年,马斯克的成功瘦身直接带火了诺和诺德的Wegovy减肥针。这款药让诺和诺德登顶欧洲市值之王,也炸出了一个千亿规模的全球减重市场。 对这一市场,辉瑞自然也虎视眈眈,但研发三次失败,对外并购就成了更优选择。Metsera之所以引起两大药企竞购,其核心优势在于月度给药方案。当前主流GLP-1药物需每周注射,而Metsera在研药物MET-097i有望实现每月一次给药,有望显著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经过多轮博弈,从最初的73亿美元升至100亿美金后,辉瑞最终成功拿下Metsera。 多家药企营收增长,礼来强势逆袭 在辉瑞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的同时,多家跨国药企也陆续披露同期经营数据:礼来凭借超50%的季度营收增速强势突围,成为本季度最亮眼的企业;强生、艾伯维、默沙东、阿斯利康等头部药企亦均实现营收正增长,跻身全球制药营收前10。 从具体营收表现来看,礼来的增长势头尤为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458.87亿美元,同比增长46%;单看第三季度,其营收进一步攀升至176.01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53.87%,凭借这一强劲表现,礼来成功登顶全球药企Q3营收TOP10榜首。更值得关注的是,回顾近两年TOP10榜单,礼来2024年尚位列第9名,2025年上半年升至第6名,如今Q3直接跃居榜首,实现了显著的“超车”态势。 礼来的爆发式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其GLP-1药物组合的突破性表现,尤其是替尔泊肽(Tirzepatide)系列产品。2025年第三季度,替尔泊肽营收达101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收入更高达248.37亿美元,这意味着替尔泊肽贡献了礼来近一半的营收。基于这一强劲势头,礼来已将2025全年收入预期从600亿-620亿美元上调至630亿-635亿美元,业界更预计,替尔泊肽全年营收有望在年底反超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 在礼来强势领跑的同时,阿斯利康也稳健延续了增长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总收入43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第三季度总营收15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多元化产品组合的强劲支撑,前三季度肿瘤业务收入185.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43%,增速领跑各业务线;呼吸与免疫业务同期收入6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尽管这些药企大都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但仍然面临着一个与辉瑞同样的挑战——专利悬崖。 10月底,诺和诺德突然提出85亿美元竞争性报价,并于11月4日将收购价提升至最高100亿美元,要从辉瑞手里抢下Metsera。诺和诺德本身握有王牌减肥产品司美格鲁肽,这次选择高价与辉瑞竞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美格鲁肽的专利将于2026年3月到期。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当前绝对的业绩支柱,其不同剂型和商品名分别用于治疗糖尿病(Ozempic, Rybelsus)和肥胖症(Wegovy)。2025年上半年,该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总营收的73%,是名副其实的“药王” 。因此,其专利到期是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2026年开始,司美格鲁肽在包括中国、印度、加拿大在内的多个重要市场的专利保护将陆续失效。前有礼来的替尔泊肽,后有多家仿制药早已虎视眈眈,一场激烈的价格战与市场侵蚀战已不可避免。 默沙东此前问鼎“药王”宝座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专利也将在2028年到期。K药是默沙东绝对的“现金牛”,其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极高。2025年前三季度,其累计销售额达到233.03亿美元 ,占公司总营收的53%,然而,随着2028年专利保护失效,K药将面临生物类似药的激烈竞争,其销售额和盈利能力预计将受到严重冲击。摩根士丹利预测,专利失效后K药销售额可能缩水超过50%。 除此之外,未来五年全球制药行业将迎来一波大规模的专利到期潮,众多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将失去市场独占权。包括BMS的O药(纳武利尤单抗)、强生的达雷妥尤单抗等等。 找寻下一个撑起公司营收的“现金牛”产品,已成为众多跨国药企的共识。
声明:本文系药方舟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