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00:00:00来源: TargetMol小分子化合物专家浏览量:222
司美格鲁肽 ( Semaglutide ) 是诺和诺德公司开发的一款降糖药物,并于 2021 年 6 月被 FDA 批准作为减肥药上市(商品名为Wegovy)。它是一种长效的 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 受体激动剂,起初作为降糖药物在糖尿病领域大放光彩。因其能够模拟胰岛素的作用,减少饥饿感、减少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在减肥方面也有突出的效果。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 HFpEF ) 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类 心力衰竭 疾病。这类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随着肥胖和超重,导致呼吸短促、运动能力受限以及水肿等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至今仍未有专门的治疗方案。随着 HFpEF 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有效的疗法亟待开发。
2023 年 8 月 25 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 2023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ESC ) 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司美格鲁肽对 HFpEF 患者多项指标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并同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 f medicine,NEJM ) 上:Semaglutid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Obesity。
3 期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肽治疗对患者的 主要终点: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临床总结 ( KCCQ-CSS ) 评分 和 次要终点:6 分钟步行距离 ( 6MWD ) 均有改善,在 分层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力衰竭、KCCQ-CSS 变化的几个阈值和 6MWD ≥ 30 m 的变化)方面也较安慰剂更有优势。并且所有肥胖患者的体重都有所减轻,C 反应蛋白 ( C-reactive protein,CRP ) 水平显示由肥胖引起的炎症也有所减轻,并且未观察到异质性。
▲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肽对不同肥胖类别的心力衰竭症状、身体限制和体重的影响
在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 52 周后,33 名患者 ( 13.4% ) 体重减轻 < 5> 20.7% ) 体重减轻 5~10%,54 名患者 ( 22.0% ) 体重减轻 10~15%, 50 名 ( 20.3% ) 患者体重减轻 15~20% , 58 名 ( 23.6% ) 患者体重减轻>20% 。并且体重降低程度与 KCCQ-CSS 和 6MWD 改善程度以及 CRP 的降低程度呈正相关。体重每减轻 10%, KCCQ-CSS 评分就上升 6.4 点, 6MWD 增加 14.4 米,CRP 减少 28%。
▲司美格鲁肽体重减轻幅度与主要和验证性次要终点之间的关系
在 安全性和耐受性 方面,司美格鲁肽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并未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并且没有显示出存在耐受性或是异质性问题。
总结 综上, STEP-HFpEF 试验的临床数据表明,司美格鲁肽不仅在降糖和减肥方面疗效显著,还能 改善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并减轻炎症的发生,为 HFpEF 合并肥胖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让我们一起期待司美格鲁肽在新领域的大放光彩吧~
当下,司美格鲁肽 相关研究依旧如火如荼,TargetMol® 可为您提供 多种人类GLP-1受体激动剂,多种规格,现货供应,大包装更有超大折扣,助力您后续的药物研发工作。欢迎点击下方产品跳转产品页查看~
Semaglutide 是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的长效类似物。它有用于 2 型糖尿病研究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Kosiborod MN, Abildstrøm SZ, Borlaug BA, et al. Semaglutid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Obesit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Aug 25]. N Engl J Med. 2023;10.1056/NEJMoa2306963. doi:10.1056/NEJMoa2306963 [2] Borlaug BA, Kitzman DW, Davies MJ, et al. Semaglutide in HFpEF across obesity class and by body weight reduction: a prespecified analysis of the STEP-HFpEF tri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Aug 27]. Nat Med. 2023;10.1038/s41591-023-02526-x. doi:10.1038/s41591-023-0252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