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稳健,进口短期增长,下半年有望回归常态
从西药类出口子类构成比例看,原料药和中间体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维持在约80%的高位水平,而西成药与生化药则共同占据剩余20%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这一格局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根据海关数据整理,下同
从西药类进口子类构成看,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占比通常稳定在20%左右。然而,2025年上半年,该比例有所上升,达到了24%。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上半年,部分进口的基础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价格出现上涨,例如饱和一元羧酸、甘油等产品的价格分别上涨8.4%和44.8%,导致进口金额分别增长21.5%和37.1%。此外,其他部分抗生素的进口价格也呈现出较为迅猛的上涨趋势,导致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12.7%。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趋势,我们认为此次价格增长属于短期波动,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将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2015-2024年,我国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额从235.5亿美元增长至42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7%,彰显了我国作为全球原料药和中间体供应大国的地位稳固。
然而,若以2023年为分水岭,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的深层次结构变化凸显。2015-2020年,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处于良性增长阶段,出口数量与金额同步提升,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2021-2022年,受疫情引发的全球需求激增影响,我国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在2022年达到历史新高,出口额飙升至515.6亿美元。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下滑,海外市场需求回落,叠加去库存压力,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产品价格大幅下滑。2023-2024年,行业主要特征是以牺牲价格换取市场份额,宏观层面表现为出口金额增速迅速下调。
2025年上半年,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金额2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8%,出口价格同比上涨0.5%,持续两年的“以价换量”现象有所缓解,行业正逐步回归更为健康的市场秩序。
图3:2015-2025上半年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趋势(亿美元)
2015-2024年,我国原料药和中间体进口额从67.0亿美元增至10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9%,略低于同期出口复合增长率。
从近十年的进口趋势来看,我国原料药和中间体进口呈现出阶段性稳定发展与快速突破相结合的特征。具体来看,2015-2017年,进口额基本维持在70亿美元左右。2018-2021年,进口额稳步增长至85亿美元左右。进入2022-2024年,进口额进一步攀升至100亿美元左右。
按此趋势预测,2025年原料药和中间体进口额有望继续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我们分析了上半年原料药和中间体进口金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价格的激增。随着下半年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预计这些品种的价格暴涨情况将有所缓和,进口额增长也将回归更为平稳的态势,全年进口额预计110亿美元。
图4:2015-2025上半年原料药和中间体进口趋势(亿美元)